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生活动 > 正文

师生活动

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绿色资源 “五个一”工作法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4-09-02 11:23:51  作者:  点击:

近日,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一行20人肩负着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来到了著名的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燕洞镇龙威村,展开了一系列深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联合学院派驻龙威村村第一书记颜大刚、驻村工作队员张剑波严格落实“一学两抓三促”目标要求,采取“五个一”工作法助推“三下乡”活动扎实有效进行。这些活动紧紧围绕龙威村的实际情况,着力解决该村所面临的留守老人问题、地质灾害预防知识普及和乡村振兴三大重点问题,旨在为龙威村乡村振兴凝聚青年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自然资源工程系师生与村干部的合影留念  ——余佳宁 摄

一、开展一次调查研究。

三下乡队员协同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农民素质提升、乡村治理体系不完善等内容,带着问题开展调查查验,真正把情况摸清摸透,切实把基层痛点、治理难点、政策堵点找实找准。根据调查研究得出龙威村的乡村振兴靠的是立足本地资源、注重创新驱动、强化人才支撑、坚持绿色发展和加强社会参与等方面。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深入基层调研配合村干部张贴政策明白卡  ——余佳宁 摄

二、形成一篇调研报告。

“三下乡”队伍聚焦调研发现的问题、存在的现状、面临的困难,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意见,其中包含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农民培训和教育、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鼓励发展新兴产业。截至目前形成调查报告1篇,个人实践报告20篇,重点针对了龙威村特色的水果南瓜种植、“巴马水谷”等乡村旅游景点等增收途径,道路硬化、垃圾分类等,立足广西“千村引领、万村提升”行动的实践探索以及村里构建宜居宜业乡村环境的创新举措。

实践团成员集中分析研讨    ——余佳宁 摄

三、开展一次地质灾害知识普查与宣讲。

鉴于龙威村地处山区,不时受到地质灾害的侵扰,志愿者们特别组织了地质灾害知识的普查与宣讲活动。用“政策话”“鼓劲话”“地方话”“暖心话”深入包片村开展政策宣讲,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互动问答等形式,把接地气、冒热气、动真情的话说到村民心坎上,向村民们普及了地质灾害的预防、避险等实用知识,提高了村民们的参与热情,有效提升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党的强农富农惠农好政策顺畅抵达村社、深入人心。


同学们正在向村民讲述地质灾害的严重性  ——余佳宁 摄

四、解决一件群众难题。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发挥联动作用,协调多方力量,重点解决龙威村当地的实际问题,密切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群体的生产生活,联合慰问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4户,为民办实事5件。“三下乡”志愿者们不仅关注物质扶贫,更注重文化与经济的双重振兴。当得知村中有脱贫户因病无法及时收割农作物,志愿者们立刻行动起来,帮助村民收割农作物,确保农作物得到及时处理,减少损失。这一行动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燃眉之急,也体现了志愿者们从小事做起,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和态度。

同学们帮助村民收农作物  ——余佳宁 摄

五、走访一批重点群众。

围绕在党50年老党员、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重点群体,扎实开展“访民情、解民忧”专项行动。针对龙威村作为长寿之乡,拥有较多留守老人的实际情况,走访20户60人,开展“送温暖入户”活动。志愿者们深入留守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包括米、油以及日常用药,并与老人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生活需求,给予必要的关怀和陪伴,用实际行动温暖老人们的心。

实践团师生携物资前往家中慰问村民  ——余佳宁 摄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们不仅为龙威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深刻体验到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他们表示,未来将会持续关注乡村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到更多的乡村振兴项目中去,为建设更加美丽、和谐的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编辑:杨昆谕 苏烨  摄影:余佳宁)


© 2018 高校网站模板版权所有